【中美角力】中美相爭 Nokia欲漁人得利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19/04/17 16:01

分享:

分享:

1990年代的行動電話霸主諾基亞(Nokia)盛極而衰,一度幾乎消失,但目前已轉型為全球性的電訊設備製造商,也正試圖在美國和中國擴張,超越華為、愛立信,躍身市場一哥。

Nokia並非首度徹底轉型,這家公司在1865年成立時是家伐木、造紙公司,經過了一個世紀,公司把觸角延伸至向膠和電子產品,生產膠鞋、輪胎、防毒面具和電腦;1980年代,Nokia進軍移動通訊設備和手機,此後直到2000年持續在全球手機市場擁有逾30%的市佔率,2008年時高達近40%。

Nokia啟動美蘇冷戰模式 左右逢源

但智能手機的問世讓Nokia的命運急轉直下,蘋果i Phone和使用安卓系統的裝置迅速竄起;儘管Nokia後來也推出智慧手機,但評價不佳,2013年賣出手機事業,轉向電信設備領域。2015年,Nokia以170億美元買下法國競爭對手Alcatel-Lucent,成為電信設備產業的要角之一。

美國與中國已展開科技霸權爭奪戰,美國當局以安全疑慮為由禁止華為設備在美銷售,特朗普政府也力促盟國加入圍堵華為陣營。

Nokia一方面協助美國打壓華為,另一方面卻尋求拓展中國市場。

全球各國準備把無限通訊系統升至高速5G之際,Nokia的商機湧現,也把握美國封鎖華圍的機會,主動向無線電信商推銷自家產品。Nokia執行長蘇里(Rajeev Suri)表示,「如果沒有安全的5G系統,重要商業機密如飛機創新、藥物配方、電動車的電路圖,都可能不保。」

值得注意是,Nokia一方面協助美國打壓華為,另一方面卻尋求拓展中國市場,透過與中國國營企業的合資公司,在大中華區聘僱約1.7萬名員工,約為芬蘭聘僱人數的三倍。目前,Nokia在大中華區已有一家工廠和六所研發設施。蘇里指「我們希望成為中國的朋友。」

Nokia想超越華為 成電信設備一哥

蘇里曾表示,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大外國供應商;Nokia去年在中國的營收約占總營收21億歐元的10%。

Nokia這種兩面討好的手法,和冷戰年代波蘭面對歐洲國家和蘇聯時的戰略立場相同。這種策略目前看來已有成效,去年7月,Nokia和中國移動簽下價值最高11億美元的設備及服務合約;三周之後,Nokia和T-Mobile US敲定了35億美元的5G設備與服務合約。

不過,Nokia想要趕上華為,仍有不小的差距。華為約20年前即已開始擴張海外市場,透過價格低廉、品質穩定的產品在開發中國家立足,接下來更開始搶佔西方國家市場。通訊商指出,華為硬體更新速度比Nokia早好幾個月,價格更是有競爭力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